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选择在人生谢幕之后,带着对世界的善意,将沉眠的身体作为一份礼物,赠与医学事业。
他们志愿成为遗体捐献者,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,带给生命另一种存在的价值和意义。
今年81岁的荷兰老人Monfils就是其中一个。
10月28日,他在十堰签订遗体捐献协议,决定在去世后将遗体无偿捐献给湖北医药学院,做医学生们的“大体老师”。
这也是十堰市首例外国人申请遗体捐献。
01
十堰首例他决定去世后将遗体捐出用于医学研究
28日下午,十堰晚报记者在六堰中央华府小区见到了Monfils。一头银发,和蔼的笑容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。在进行简单的遗体捐献手续办理后,Monfils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
Monfils在捐献协议书上签字
当被问到为什么决定捐献遗体时,Monfils告诉记者,人去世后大多选择火葬或土葬,那为什么不可以将身体捐献出来给医学生们用于研究?况且现在还有很多疾病还没有好的治疗办法,通过研究遗体可以解决很多医学难题。
Monfils的妻子刘女士告诉记者,她和老公的想法一致,她将来去世后也捐献自己的身体。
Monfils在捐献协议书上按手印
湖北医药学院形态学实验室副主任、十堰市遗体捐献负责人李勇介绍,Monfils是十堰第一位申请捐献遗体的外国友人,为此他们专门从十堰市红十字协会打印了英文版的捐献协议书。
02
因为家人
他决定来十堰生活
Monfils的妻子刘女士是十堰人,2003年两人在上海相识。Monfils是化学工程师,刘女士当时给他做翻译,两人因此相识、相爱,并于2005年步入婚姻殿堂。
“结婚第二年我们的女儿出生,由于他是公司派驻上海,经常需要返回荷兰工作,所以每隔三个月,要么我去荷兰见他,要么他来上海找我。”刘女士介绍,直到2012年,由于女儿要上学了,她希望孩子能在十堰学习,想回十堰生活。就这样Monfils跟随妻子和女儿来到十堰,这一住就是10年。
Monfils告诉记者,在十堰生活这些年,他觉得十堰是个很美丽的城市,这里的人很友好。
03
为人善良,生活简朴
曾长期资助非洲困难儿童
刘女士介绍,Monfils非常善良,对待所有人都很和善友好,并且在退休之前,每个月都拿出一部分收入捐给非洲的困难儿童。
同时,Monfils的生活很简朴,他讨厌浪费。“刚来十堰时,有时候我们出去参加聚会或者宴席,他看到满桌子菜最后剩很多,很浪费,就会选择打包。有时候家里的菜都快坏了,我要扔他不同意,说放点辣椒酱还能继续吃。”刘女士介绍,丈夫Monfils生活很自律,平时很喜欢阅读,还喜欢足球和乒乓球。